連云港名人傳說----鄒衍擋驢
鄒衍(約前305—前 240),戰(zhàn)國時期齊國哲學家、陰陽家、政治家,曾游學四方,受到諸侯"尊禮"。清孫斯位《云臺山賦》中有述曰∶"鄒衍于當路兮,飛霜霰之迷離。"當路,村名,位于今連云港市花果山下,鄒衍擋驢的傳說故事在此發(fā)生。
相傳戰(zhàn)國末期一年夏天,這天剛麻花亮,朐城東門開了。一個老頭兒騎頭灰色小毛驢出了城,渡過黑風口,沿著海邊崎嶇的山道向東行走。別看這人一身農夫打扮,卻是齊國一個大官,姓鄒,名衍,常常騎著毛驢兒走縣串鄉(xiāng),察看民情。小毛驢跑得飛快,鄒衍望著滿山花紅柳綠,樂得不住地摸著胡須。來到一個小山村,道旁豆苗青嫩,他怕毛驢偷嘴,忙從毛驢身上跳下來,手牽韁繩,沿著田間小道走了過來。剛拐彎過山村,忽聽背后人聲嘈雜,轉臉一看,一群鄉(xiāng)民追了上來,把他的毛驢圍得水泄不通,擋了去路。鄒衍望著鄉(xiāng)民,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。這時,一個老太婆指手劃腳地說∶"老頭兒,你的驢吃了豆苗,這不是啃了咱們農家的心頭肉嗎?不賠青苗,想牽驢走,辦不到!"
鄒衍忙解釋說∶"我牽著驢頭兒過來,驢怎么能吃到青苗呢?"不管怎么解釋,鄉(xiāng)民們硬是說不賠不許走。鄒衍心想∶鄉(xiāng)民不肯相信,怎么辦呢?他雙手一拱說∶"諸位父老鄉(xiāng)親,既然大家認定我的驢吃了青苗,那就把驢宰了,查看一下吧!如果驢肚里真有青苗,一定賠償。"
一個愣小伙子,飛跑拿來一把尖刀。鄒衍接過刀,望望搖著尾巴的小毛驢,心中有些不忍,但想到民心不可違,手起刀落,把小毛驢宰了,然后把毛驢肚子剖開,請鄉(xiāng)民們查看。那個愣小伙子在驢肚里找來找去,也沒找到一根青苗。鄉(xiāng)民們你望我,我望你,大眼瞪小眼,都不吭聲了。
鄒衍拱手對鄉(xiāng)民說∶"眼見為實,鄉(xiāng)親父老都看到了吧,我的驢確實沒吃青苗,請大家讓我走吧!"一個老農攔住了他,說∶"慢!我們不能虧待你,你的驢宰了,趕路有難處,把我家牛送給你吧!"
鄒衍說∶"不用了。牛是農家寶,留著好耕田。"撥開人群,繼續(xù)趕路。
鄒衍剛走幾步,后邊馬蹄得得,塵土飛揚,原來兩名報將飛趕來尋鄒衍,說府尹有要事相稟。報將看到死驢,大驚失色,嚷道∶"這不是鄒大人的毛驢嗎?怎么被殺死在這里?"鄉(xiāng)民們聽說是朝廷大官的毛驢,一個個嚇得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跪地求饒。鄒衍回轉身來,說∶"驢是我自己殺的,不怨大家啊!"把鄉(xiāng)民一個個扶了起來。鄉(xiāng)民們見鄒衍和和氣氣,不耍大官的威風,都感動得閃出了淚花。
后來,人們把這個地方叫擋驢村。日久天長,由于方言字音相近,就把"擋驢村"說成了"當路村"。
包殿貴搜集整理